单位全称:郑州市前程水处理有限公司
工矿企业地址:河南省郑州巩义市西村开发区 公司地址:河南省郑州巩义市建设路南段 电话:0371-63230668 0371-63231618 传真:0371-63231618 手机:13783554868 (范先生) Q Q:147437534 谢绝广告 http://www.hnqiancheng.com E-mail:hnqiancheng@126.com
|
过滤的原理
快滤池分离悬浮颗粒涉及多种因素和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和脱落机理。
(1)迁移机理
悬浮颗粒脱离流线而与滤料接触的过程,就是迁移过程。引起颗粒迁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1)筛滤颗粒比滤层孔隙大的被机械筛分,截留于过滤表面上,然后这些被截留的颗粒形成孔隙更小的滤饼层,使过滤水头增加,甚至发生堵塞。这种表面筛滤没能发挥整个滤层的作用。在普通快滤池中,悬浮颗粒一般都比滤层孔隙小,因而筛滤对总去除率贡献不大。当悬浮颗粒浓度过高时,很多颗粒有可能同时到达二个孔隙,互相拱接而被机械截留。
2)拦截 小颗粒随流线流动在流线上与滤料表面接触。其去除概率与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滤料粒径的立方成反比。
3)惯性 当流线绕过滤料表面时,具有较大动量和密度的颗粒因惯性冲击而脱离流线碰撞到滤料表面上。
4)沉淀 如果悬浮物的粒径和密度较大,将存在一个沿重力方向的相对沉淀速度。在力作用下,颗粒偏离流线沉淀到滤料表面上。沉淀效率取决于颗粒沉速和过滤水速的相对大小和方向。
5)布朗运动 对于微小悬浮颗粒,由于布朗运动而扩散到滤料表面。
6)水力作用 由于滤层中的孔隙和悬浮颗粒的形状是很 不规则的,在不均匀的剪切流场中,颗粒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不断地转动而偏离流线。
实际过滤中,悬浮颗粒的迁移将受到上述各种机理的作用,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水流状况、滤层孔隙形状及颗粒本身的性质(粒度、形状、密度等)。
(2)附着机理
1)接触凝聚 在原水中投加凝聚剂,压缩悬浮颗粒和滤料颗粒表面的双电层后,但尚未生成微絮凝体时,立即进行过滤。此时水中脱稳的胶体很容易与滤料表面凝聚,"即发生接触凝聚作用。快滤池操作通常投加凝聚剂,因此接触凝聚是主要附着机理。
2)静电引力 由于颗粒表面上的电荷和由此形成的双电层产生静电引力和斥力。当悬浮颗粒和滤料颗粒带异号电荷则相吸,反之,则相斥。
3)吸附 悬浮颗粒细小,具有很强的吸附趋势,吸附作用也可能通过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实现。絮凝物的一端附着在滤料表面,而另一端附着在悬浮颗粒上。某些聚合电解质能降低双电层的排斥力或者在两表面活性点间起键的作用而改善附着性能。
4)分子引力 原子、分子间的引力在颗粒附着时起重要作用。万有引力可以迭加,其作用范围有限(通常小于50μm),与两分子的间距的6次方成反比。
(3)脱落机理
普通快滤池通常用水进行反冲洗,有时先用或同时用压缩空气进行辅助表面冲洗。在反冲洗时,滤层膨胀一定高度,滤科处于流化状态。截留和附着于滤料上的悬浮物受到高速反洗水的冲刷而脱落;滤料颗粒在水流中旋转,碰撞和摩擦,也使悬浮物脱落。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冲洗强度和时间。当采用同向流冲洗时,还与冲洗流速的变动有关。